解好教育数字化必答题!全国出版专家共商融合创新发展新路径
来源:bb体育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11-01 22:09:29
发挥行业效能,激发和释放融合出版发展潜能。10月28日,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出版集团和教材中心、音像数字公司负责人齐聚南京,共同谋划数智出版新生态,共商出版融合创新发展新路径。主题为“智汇融合 赋能未来”的2025年度融合出版工作会在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协办、人民教育音像数字出版社承办。 会议期间,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笑就新技术赋能出版业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等话题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章朝阳和来自全国各出版集团有关负责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教育数字化发展新赛道上,江苏出版何为?在致辞环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章朝阳分享了实践成果和体会。近年来,凤凰集团在坚守出版主业的基础上,顺应数字化浪潮,大力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探索,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在顶层设计上,凤凰集团明确“原创、智改、数转、网联、融合、绿色”六大发展趋势,构建AI能力底座,以AI赋能出版全流程。从项目孵化上,连续召开两届集团创新大会,遴选了32个创新项目,覆盖数字教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研学服务等领域,超过20个项目陆续投入市场,截至今年上半年,实现新增收入近3亿元。在人才教育培训上,集团持续开展全员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实施“AI变革专项人才培训计划”,不断夯实人才基础。“坚持创新引领,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聚焦教育出版主业,探索数字赋能新路径;推动文化传承,培育文化发展新动能;注重协同发展,打造开放合作新生态。”章朝阳董事长现场分享体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在致辞中介绍了人教社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具体做法:“一是我们积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了组织、人才、资源与产品体系的有效融合;二是我们积极改造音像数字产品,为教育服务提供了解决方案,打造以人教社数字教材为核心的教育教材体系和服务体系;三是我们积极探索AI应用,为融合出版提供强大引擎。”黄强指出,人教社作为国家中小学教材编研出版的专业队、国家队、主力军,从始至终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出版,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机构融合重组,打造精品音像数字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探索AI应用、不断推进技术赋能。面对机遇与挑战,人教社将继续提高对数字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认识,积极地推进中小学教材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全力推动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进一步深度融合、一体建设,秉持“应用为王”理念,全方面提升教音数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提供商”转变。黄强现场希望我们大家加强合作与联动,力争打造统一的音像数字资源和服务平台,彰显集聚效应,推动基础教育出版形成合力,为行业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江苏省教育厅语言文字与教材工作处副处长陈金鑫在致辞中分享了“坚持以育人本质为根本,以技术应用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路径,着力构建教育出版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江苏实践,提出教育数字化已从“选择题”成为“必答题”。他表示,苏超足球联赛展现了江苏13个市在保持特色中相互促进、在良性竞争同发展的生动场景。江苏在推进教育数字化中亦如同苏超足球联赛一样,既鼓励各个地区各校立足实际、形成“各美其美”的特色发展;更致力于构建协同机制,实现“美美与共”的整体提升。 在专家报告环节,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朱于国结合近一年的工作实践进行了工作总结:“只要坚持内容为本、应用为王,科技赋能、持续创新,善用数字工具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积极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就一定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主动,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教育出版怎么样发展?数字教育路在何方?智能出版如何布局?结合人教音数公司的未来发展,朱于国现场分享了思考总结——“1234工程”,一是把握一个核心,即构建基础教育数智教材体系。二是把握两类关键场景,深入推动数字教材大范围的应用。三是打造立体化市场服务体系。四是做好四大业务体系建设,实现人教社数字板块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让我们坚守教育的本质和出版的本然属性,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战略规划,变身权威内容为核心的教育科技服务提供者;携手共建数字教材建设共同体,深入推动数智教材体系建设,推动学习模式和教学范式变革;深入开展高质量数据集合作共建,探索基础教育教材垂类模型建设与赋能应用。”朱于国展望道。 腾讯研究院高级顾问冯宏声在主题为《AI时代数字教材创新探索》的专家报告中,围绕新基座、新架构和新生态这三个关键词分别进行了介绍。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天山通过线上视频讲座形式,进行了主题为《数字教材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专家报告。他从数字教材的意义、发展进程和转型路径、数字教材在国际和中国的创新实践三个方面分别展开。“教育数字化转型最大好处是提高教育均衡、促进个性化学习,最大范围内因材施教。数字教材既是技术赋能又塑造了新的教育生态。”针对行业内对数字教材的理解误区,曾天山进一步指出,数字教材不是简单的电子书,也不是泛化的书籍资源,而是在课堂上师生在教学过程用的、经过审核的集体学习教材。“数字教材的功能实现可视听、可链接、可交互、可体验、可生成、可测评,我总结为‘六可’,其核心是多模态、常交互、智能化。数字教材本质还是教材,在教育场景中应用。” 会议现场还进行了年度表彰环节。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领奖代表张先生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出版融合发展是大趋势,我来参加会议是抱着了解行业新发展、与同行交流学习的心态。接下来的交流分享环节,我也会带着广东做法和同行交流探讨,建设数字教材的共赢平台。”下午,会议现场开展了市场经验分享和分组交流探讨环节。全国出版行业从业者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环境优化、区域推广落地、战略、音像市场、数字市场、财务工作等,展开经验交流与分组讨论。![]()
![]()
![]()
![]()
![]()
![]()
- 上一篇:推进人工智能全社会通识教育